丹佛斯變頻器報AL14代表的是接地故障。
變頻器接地故障的表現是,在變頻器中的三相輸出的檢測電流中心點和不為零,或者三相輸出電流檢測差異較大的情況下,丹佛斯變頻器就會出現A14報警接地故障。
對于我們的用戶在現場排查該問題,上海津信總結了以下幾點。
第一點,將變頻器電,查看一下變頻器到電機之間的連接電纜,是否有存在破皮的情況。如果存在破皮的情況,就會導致有漏電流,變頻器會產生誤報警。
第二點,查看我們的接地線是否存在有生銹或者接觸不良的情況。
第三點,還要關注現場是否真正的存在有接地樁,不是只是將地線連在地線上面就行了。按照標準要求,現場的接地樁要求是打入3米深以上。
第四點,是用戶現場準備一塊兆歐表。將電機線從變頻器的UVW三相拆出,搖一下電機的對地絕緣度。一般情況下,要求電機的對地絕緣度是大于等于500兆瓦。
當對以上外圍情況都進行了檢測的情況下,顯示都是正常,但是還是顯示AL14報警,那這個時候呢,可以聯系上海津信進行進一步的檢測,可能是變頻器的硬件存在故障。
一、變頻器的優缺點:
變頻器的作用主要是通過將電壓和頻率轉換為可調的電壓和頻率,以精確地控制電機的速度和運行方式、功率和扭矩。
變頻器的優點:
變頻器的缺點:
二、軟啟動器的優缺點:
軟訓動器串接于電源與電機之間,通過微電腦控制其內部的晶閘管觸發導通角實現交流調壓,使電機輸入電壓從零以預設函數關系逐漸上升,直至起動結束。在軟起動過程中,電機起動轉矩逐漸增加,轉速也逐漸增加,直到晶閘管全導通,電動機工作在額定電壓的機械特性上,實現平滑啟動,降低啟動電流。避免啟動過流跳閘。待電機達到額定轉數時啟動過程結束,為電機正常運行提供額定電壓。
軟啟動器優點
軟啟動器的缺點:
三、變頻器與軟啟動器的區別
1. 作用不同:變頻器是一種控制電機旋轉速度的電氣設備,可以通過調節輸出頻率來控制電機轉速和輸出功率。軟啟動器是一種起動電動機時降低啟動電流和啟動扭矩的電氣設備,可以避免電動機和配套設備啟動時的沖擊和振動,延長設備壽命。
2.原理不同:變頻器可以通過調節輸出頻率來控制電機轉速和輸出功率,一般采用PWM技術實現。軟啟動器則是通過控制電流的上升斜率和起動時間來降低起動時的沖擊和振動,通常采用電容、電阻、電感等電路實現。
3.適用范圍不同:變頻器是為了實現高精度的控制,廣泛應用于需要節能、減少噪音和保護設備的場合。例如,風機、水泵、壓縮機、鋼鐵冶煉等工業領域。軟啟動器主要適用于需要頻繁運轉的場合,例如冶金、石化等重工業領域,還廣泛應用于樓宇、機房和醫院等場所等。
4.成本不同:變頻器也能實現軟啟動的目標,但是設備成本和維護運行成本要明顯高于軟啟動器。對人員的要求也更高
]]>| 故障 | 原因 | 處理 |
| F1 過電流 |
? 電機功率(P0307)與變頻器功率(r0206)不一致。 ? 電機導線短路 ? 接地故障 r0949 = 0:硬件報告 r0949 = 1:軟件報告 r0949 = 22:硬件報告 |
? 電機功率(P0307)必須與變頻器功率(r0206)一致。 ? 電纜長度不得超過允許的極限值。 ? 電機電纜和電機內部不得有短路或接地故障。 ? 電機參數必須與實際使用的電機相匹配。 ? 定子電阻值(P0350)必須正確無誤。 ? 電機不得出現堵轉或過載現象。 ? 增大斜坡上升時間(P1120) ? 減小啟動提升強度(P1312) |
| F2 過電壓 |
? 電源電壓過高 ? 電機處于再生模式 r0949 = 0:硬件報告 r0949 = 1 或 2:軟件報告 |
? 電源電壓(P0210)必須在銘牌規定的范圍以內。 ? 斜坡下降時間(P1121)必須與負載慣量相匹配。 ? 需要的制動功率必須處于規定范圍內。 ? Vdc 控制器必須使能(P1240)且參數設置正確。 說明: 斜坡下降過快或電機由激活負載驅動可能導致再生模式。慣量越高,斜坡時間需越長;否則需連接制動電阻。 |
| F3 欠電壓 |
? 電源故障。 ? 沖擊負載超過了規定的限定值。 r0949 = 0:硬件報告 r0949 = 1 或 2:軟件報告 | 檢查電源電壓。 |
| F4 變頻器過熱 |
? 變頻器過載 ? 通風不足 ? 脈沖頻率過高 ? 環境溫度過高 ? 風扇不工作 |
? 負載或負載循環是否過高? ? 電機功率(P0307)必須匹配變頻器功率(r0206)。 ? 脈沖頻率必須設為缺省值。 ? 環境溫度過高? ? 變頻器運行時風扇必須旋轉。 |
| F5 變頻器 I2t |
? 變頻器過載。 ? 負載循環需求過高。 ? 電機功率(P0307)超過變頻器功率(r0206)。 |
? 負載循環必須處于規定范圍內。 ? 電機功率(P0307)必須匹配變頻器功率(r0206)。 說明:F5 故障只有在變頻器過載利用率(r0036)低于變頻器 I2t 報警(P0294)才能被清除。 |
| F6 芯片溫度超過臨界值 |
? 啟動時負載過高 ? 負載階躍過高 ? 斜坡下降速度太快 |
? 負載或負載階躍是否過高? ? 增大斜坡上升時間(P1120)。 ? 電機功率(P0307)必須匹配變頻器功率(r0206)。 ? 使用設定 P0290 = 0 或 2 以防止出現 F6。 |
| F11 電機過熱 |
? 電機過載 ? 如果電機規格較小且運行頻率低于 15 Hz,即使電機溫度未超出極限值,也可能觸發此故障。 |
? 負載或負載階躍是否過高? ? 電機標稱過熱參數(P0626 - P0628)必須設置正確。 ? 電機溫度報警閾值(P0604)必須匹配。 ? 檢查電機電流值是否超出額定電流。 ? 若條件均滿足,設置 P0335 = 1。 |
| F12 變頻器溫度信號丟失 | 變頻器溫度(散熱器)傳感器斷線。 | 聯系技術服務部門或更換變頻器。 |
| F20 直流波動過高 | 電源輸入的一相丟失。 | 檢查電源接線。 |
| F23 輸出電流波動過高 |
? 輸出缺相 ? 高電機振動 |
? 檢查輸出接線。 ? 檢查電機的機械振動。 ? 檢查變頻器設置(P0296)。 |
| F26 內部錯誤 | - |
? 變頻器重新上電。 ? 聯系技術服務部門或更換變頻器。 |
| F35 自動再啟動嘗試次數超限 | 嘗試次數超出 P1211 的值。 | 增加重新啟動嘗試的次數(P1211)。 |
| F41 電機數據識別故障 |
r0949 = 0:無負載 r0949 = 1:識別中達到電流極限值。 r0949 = 2:識別出的定子電阻小于 0.1%或大于 100%。 r0949 = 30:電壓極限值時的電流控制器 r0949 = 40:識別出的數據集不一致 |
? r0949 = 0:檢查電機是否已連接。 ? r0949 = 1 - 49:檢查 P0304 - P0311 中的電機數據是否正確。 ? 檢查電機接線類型(星形/三角形)。 |
| F51 參數 EEPROM 故障 | EEPROM 存滿或讀寫故障(r0949 值見說明)。 |
? 重新上電。 ? 執行工廠復位(P0970 = 31)。 ? 更換變頻器。 說明: r0949 = 1:EEPROM 存滿 r0949 = 1000+塊編號:讀取數據塊故障 |
| F52 變頻器信息讀取故障 | 數據無效或讀取失敗(r0949 值見說明)。 |
? 重新上電。 ? 聯系技術支持。 說明: r0949 = 1:讀取變頻器標識故障 r0949 = 2:變頻器標識錯誤 r0949 = 3:讀取變頻器版本故障 |
| F60 Asic 超時 | 內部通訊故障(r0949 = 0:硬件報告;r0949 = 1:軟件報告)。 |
? 檢查 EMC 問題。 ? 更換變頻器。 |
| F61 SD卡參數克隆失敗 |
r0949 = 0:SD卡未連接或類型錯誤 r0949 = 1:數據寫入失敗 r0949 = 2:克隆文件不可用 |
? r0949 = 0:使用 FAT16/FAT32 格式的 SD卡。 ? r0949 = 1:檢查卡內存是否已滿。 ? r0949 = 2:確保文件路徑為 `/USER/SINAMICS/DATA`。 |
| F62 參數克隆內容無效 | 文件內容無效。 | 重新復制文件并確認操作完成。 |
| F63 參數克隆內容不兼容 | 文件與變頻器類型不匹配。 | 從兼容的變頻器類型克隆。 |
| F64 啟動時自動克隆失敗 | 缺少 `Clone00.bin` 文件。 |
? 插入正確 SD卡并重新上電。 ? 禁用自動克隆(P8458 = 0)。 |
| F70 I/O擴展模塊通訊故障 | 模塊通訊失效。 | 重新連接模塊或更換模塊。 |
| F71 USS設定值故障(RS232) | RS232 通訊中斷。 | 檢查主站通訊。 |
| F72 USS/MODBUS設定值故障(RS485) | RS485 通訊中斷。 | 檢查主站通訊。 |
| F80 模擬量輸入信號丟失 | 斷線或信號超限。 | 檢查接線和信號范圍。 |
| F85 外部故障 | 控制字 2 位 13 觸發。 |
? 檢查 P2106。 ? 禁用觸發源。 |
| F100 看門狗復位 | 軟件錯誤。 | 聯系技術支持。 |
| F101 堆棧溢出 | 處理器故障。 | 聯系技術支持。 |
| F200 腳本錯誤 | 內部腳本運行錯誤。 | 修正腳本邏輯。 |
| F221 PID反饋信號低于最小值 | 反饋信號 < P2268。 | 調整 P2268 或反饋增益。 |
| F222 PID反饋信號高于最大值 | 反饋信號 > P2267。 | 調整 P2267 或反饋增益。 |
| F350 配置矢量錯誤 | r0949 = 13:功率模塊錯誤。 | 更換正確的功率模塊。 |
| F395 接受更改測試等待確認 | r0949 = 3/4:參數更改未確認。 | 檢查參數并確認更改。 |
| F410 氣穴保護故障 | 流體流動不充分。 | 調整 P2361 或檢查傳感器。 |
| F452 負載監控故障 |
r0949 = 0:低轉矩/速度跳閘 r0949 = 1:高轉矩/速度跳閘 |
? 檢查傳動系統機械狀態。 ? 調整 P2182-P2192 相關參數。 |
將報警原因排除后,報警代碼會自動清除。
| 報警代碼 | 原因 | 處理 |
| A501 電流極限值 | ? 電機功率與變頻器功率不一致 ? 電機導線太長 ? 接地故障 | 參見 F1 |
| | 小規格電機(120 W)在 FCC 及輕負載條件下運行時可能會導致較高電流值 | 采用 V/f 控制方式運行較小規格的電機 |
| A502 過電壓極限值 | 達到過電壓極限值。如果禁止 Vdc 控制器(P1240 = 0),則該報警可能在斜坡下降時出現 | 如該報警總是顯示,請檢查變頻器輸入電壓 |
| A503 欠電壓極限值 | ? 電源故障 ? 電源電壓及直流母線電壓(r0026)低于規定極限值 | 檢查電源電壓 |
| A504 變頻器過熱 | 已超過變頻器散熱器溫度的報警閾值、芯片結溫的報警閾值,或芯片結點上的溫度可允許變化值,從而導致脈沖頻率降低和/或輸出頻率降低(取決于 P0290 中的參數設置) | 說明: r0037[0]:散熱器溫度 r0037[1]:芯片結溫(包括散熱器) 檢查下列各項: ? 環境溫度必須處于規定極限值內 ? 負載條件及負載階躍必須恰當 ? 變頻器運行時風扇必須旋轉 |
| A505 變頻器 I2t | 已超出報警閾值,如已設置相應參數(P0610 = 1)則電流會降低 | 檢查負載循環是否處于規定極限值內 |
| A506 IGBT 結溫升高報警 | 過載報警。散熱器和 IGBT 結溫的差值超出報警極限值 | 檢查負載階躍及沖擊負載是否在規定極限值內 |
| A507 變頻器溫度信號丟失 | 變頻器散熱器溫度信號丟失。傳感器可能脫落 | 聯系技術服務部門或更換變頻器 |
| A511 電機過熱 I2t | ? 電機過載 ? 負載循環或負載階躍過高 | 無論是哪種溫度確定形式,都應檢查下列各項: ? P0604 電機溫度報警閾值 ? P0625 電機環境溫度 ? 檢查銘牌數據是否正確。不正確的進行快速調試。通過執行電機數據識別(P1900 = 2),可獲得準確的等效電路數據。 ? 檢查電機重量(P0344)是否合理。有必要的話,更換電機。 ? 如電機非西門子標準電機,則通過 P0626、P0627 及 P0628 改變標準過熱溫度 |
| A523 輸出電流波動過高 | 計算出的輸出電流波動閾值已超過安全閾值。一般有如下原因: ? 輸出的一相丟失 ? 高電機振動 | ? 檢查輸出接線 ? 檢查電機的機械振動 |
| A535 制動電阻過載 | 制動能量太大。制動電阻不適合該應用 | 減少制動能量。使用更高額定值的制動電阻 |
| A541 電機數據識別激活 | 電機數據識別(P1900)已選擇或正在運行 | 完成電機數據識別 |
| A600 RTOS 溢出報警 | 內部時間片溢出 | 聯系技術服務部門 |
| A910 Vdc_max 控制器禁止 | 可能在以下情況下出現: ? 電源電壓(P0210)持續過高 ? 電機由激活負載驅動,從而使電機進入再生模式 ? 斜坡下降時,在很高的負載慣量下。如果在變頻器待機(輸出脈沖禁止)時出現報警 A910 并且隨后給出 ON 命令,則在排除 A910 報警原因之前不會激活 Vdc_max 控制器(A911) | 檢查下列各項: ? 輸入電壓處于范圍內 ? 負載必須匹配 ? 在某些情況下,使用制動電阻 |
| A911 Vdc_max 控制器激活 | Vdc_max 控制器的作用是保持直流母線電壓(r0026)低于 r1242 中定義的閾值 | 檢查下列各項: ? 電源電壓必須在銘牌規定的范圍內 ? 斜坡下降時間(P1121)必須與負載慣量相匹配。說明:慣量越高,需要的斜坡時間越長;否則需連接制動電阻 |
| A912 Vdc_min 控制器激活 | 如果直流母線電壓(r0026)低于 r1246 中定義的閾值,則 Vdc_min 控制器會被激活。此后,電機的動能用來緩沖直流母線電壓,從而使變頻器減速。因此短路故障不一定會引起欠電壓跳閘。請注意該報警可能在快速斜坡上升時出現 | ? 檢查變頻器輸入電壓 ? 若 Vdc_min 控制器在斜坡上升時激活,增大斜坡上升時間(P1120) ?檢查沖擊負載(參見 F3) |
| A921 模擬量輸出參數未正確設置 | 模擬量輸出參數(P0777 和 P0779)不應設為相同值,不然會產生不合邏輯的結果 | 檢查下列各項: ? 輸出參數設定相同 ? 輸入參數設定相同 ? 輸出參數設定與模擬量輸出類型不匹配 將 P0777 及 P0779 設為不同值 |
| A922 變頻器無負載 | 變頻器無負載。因此,在常規負載條件下,某些功能可能無法實現 | 檢查電機是否連到變頻器 |
| A923 同時請求正向和反向點動 | 同時請求正向和反向點動(P1055/P1056)。這會使 RFG 輸出頻率停留在其當前值 | 不可同時按下正向和反向點動鍵 |
| A930 氣穴保護報警 | 可能的氣穴損害條件存在 | 參見 F410 |
| A936 PID 自整定激活 | PID 自整定(P2350)已選擇或正在運行 | PID 自整定完成后報警消失 |
| A952 負載監控報警 | 電機上的負載狀態顯示存在皮帶故障或機械故障 | 參見 F452 |
缺相故障發生在三相電路當中,可能出現在輸入側,也可能出現在輸出側,表現為有一相或多相電壓缺失或異常,導致電流不平衡,影響變頻器或電機的正常工作。

如上圖的R、S、T為輸入側,U、V、W則為輸出側。
二、變頻器缺相的表現與判斷
1. 故障現象:
???當變頻器正常工作時,Udc上的電壓如下圖所示,一個工頻周期內將有6個波頭,此時直流電壓Udc將不會低于470V,對于一個7.5kW的變頻器而言,其C的值大小一般為900uf,當滿載運行時,可以計算出周期性的電壓降落大致為40V,紋波系數不會超過7.5%。而當輸入缺相發生時,一個工頻周期中可能只有2個電壓波頭,且整流電壓最低值為零。此時在上述條件下,可以估算出電壓降落大致為150V,紋波系數要達到30%左右。

由此可以看出,在變頻器輸入缺相后仍在運行時,電容C將被反復大范圍的充電,這種情況很可能導致電容器損壞,而且當負載較重時,還會進一步損壞整流橋,如在送電時就發生缺相,由于單相大電流運行極易造成變頻器燒毀。
2. 檢測方法:
(1)查看變頻器面板上報警信息
(2)使用萬用表測量電壓
(3)使用鉗形電流表測量電流
(4)觀察驅動板信號
3、常見原因分析
| 故障位置 | 原因 |
| 輸入端 | 熔斷器熔斷、空開接觸不良、進線電纜斷裂或松動 |
| 內部電路 | 整流橋損壞、濾波電容老化、IGBT 模塊損壞 |
| 輸出端 | 電機繞組燒毀、輸出電纜斷裂、接線松動 |
| 控制部分 | 驅動板故障、CPU 誤報、參數設置錯誤 |
? 無顯示:檢查控制電源 CL1/CL2 上是否有電源
? 檢查顯示的代碼是否與起動器正常狀態對應
? 檢查是否有 RUN/STOP 命令
當此類故障出現時,起動器鎖定,電機轉為自由停車模式。 故障跡象:
? 起動結束繼電器 R2 斷開
? 繼電器 R1 斷開 ( 在起動器鎖定之后)
? 顯示屏上故障代碼閃爍
? 存儲最近的 5 次故障,使用 PowerSuite 軟件包可以查看
| 故障顯示 | 可能原因 | 規程,處理辦法 |
| InF | 內部故障 | 斷開控制電源后再重新連上。如果故障仍然存在,需要送到上海津信進行檢測 |
| DCF | 過電流: ? ?起動器輸出短路 ? ?內部短路 ? ?旁路接觸器粘連 ? ?超過起動器額定值 | 關閉起動器電源。 ? 檢查連接電纜和電機隔離。 ? 檢查晶閘管 ??? 檢查旁路接觸器 ( 觸點粘連 ) ?? ?檢查菜單 drc中參數 bst的值 |
| PIF | 相序顛倒 電源倒相不符合 Protection ( 保護 ) 菜單 中 PHr 參數的選擇。 | 倒換兩條相線或設置 PHr=no |
| EEF | 內部存儲故障 | 斷開控制電源后再重新連上。如果故 障仍然存在,需要送到上海津信進行檢測 |
當此類故障出現時,起動器鎖定,電機轉為自由停車模式。
故障現象:
重起動條件:
| 故障顯示 | 可能原因 | 規程,處理辦法 |
| CFF | 通電時無效配置 | ? 在高級設定菜單 drc 中返回出廠設定值 ? 重新配置起動器。 |
| CFI | 無效配置 通過串口載入起動器的配置與之不兼容。 | ?? 檢查前一次載入的配置。 ?? 載入兼容的配置。 |
當此類故障出現時,起動器鎖定,電機轉為自由停車模式。
伴隨自動重起動的故障跡象:
? 起動結束繼電器 R2 斷開
? 僅當作為隔離繼電器時繼電器 R1 斷開。如果配置為故障繼電器則 R1 保持閉合
? 只要故障存在,顯示屏上就一直有故障代碼閃爍
? 存儲最近的 5 次故障,使用 PowerSuite 軟件包可以查看
重起動條件,對于下表中伴隨自動重起動的故障( 僅在 2 線控制中):
? 故障原因消失
? 在 RUN 輸入端保留有運行命令
? 進行 5 次重起動嘗試,每次間隔 60 秒。如果在第 6 次嘗試時故障仍然存在,則將成為不可復位的故障。
? 進行 6 次重起動嘗試,每次間隔 60 秒。如果在第 6 次嘗試時故障仍然存在,則它將脫扣,需要手動復位,且如果被配置為故障繼電器則 R1 斷開。
| 故障顯示 | 可能原因 | 處理方法 |
| PHF | 電源缺相 電機缺相 如果電機某一相電流降至可調整的閾值 PHL 以下超過 0.5s 或三相均降至該閾值 以下超過 0.2s。此故障狀態可在保護菜單 Pro 中的 PHL 參數進行配置。 | ? 檢查電源、起動器連接以及所有處于電 源和起動器之間的隔離設備 ( 接觸器、熔斷器、斷路器等 )。 ? 檢查電機連接以及所有處于起動器和電機之間的隔離設備 ( 接觸器、熔斷器、斷路器等 )。 ? 檢查電機狀態。 ? 檢查 PHL參數的配置是否與所使用的電機匹配。 |
| FrF | 電源頻率,超出允許范圍 此故障狀態可在 Advanced settings ( 高級 設定 ) 菜單 drC 中的 FrC 參數進行配置。 | ? 檢查電源。 ? 檢查 FrC 參數的配置是否與所使用的電源匹配 ( 例如發電機組 )。 |
下列故障的重起動情況:
? 故障原因消失
? 運行命令保持( 僅對2 線控制)
| 故障顯示 | 可能原因 | 處理方法 |
| USF | 有運行命令時動力電源故障 | ? 檢查動力電源電路和電壓。 |
| CLF | 控制線路故障 | ? ?CL1/CL2 缺失超過 200ms |
當此類故障出現時,起動器鎖定,電機轉為自由停車模式。
故障現象:
? 起動結束繼電器 R2 斷開
? 繼電器 R1 斷開
? 只要故障存在,顯示屏上就一直有故障代碼閃爍
? 存儲最近的 5 次故障,使用 PowerSuite 軟件包可以查看
重起動條件:
? 故障原因消失
? 用一個運行命令 (2 線或 3 線控制,需要 RUN 輸入端的上升沿) 復位故障 (如果LI 被定義為“故障復位 (LIr) ”功能,則有運行命令時不會產生復位。)
? 另一個運行命令 (2 線或 3 線控制,需要 RUN 輸入端的上升沿) 重起動電機
| 故障顯示 | 可能原因 | 規程,處理辦法 |
| SLF | 串口故障 | ? 檢查 RS485 連接。 |
| EtF | 外部故障 | ? 檢查已被考慮的故障。 |
| StF | 起動時間過長 | ? 檢查機械 ( 磨損情況、機械間隙、潤滑、阻塞等 )。 ? 檢查 PrO 菜單中的 tLs 參數設定值 ? 檢查與機械要求相關的起動器 - 電機選型。 |
| DLC | 電流過載 | ? 檢查機械 ( 磨損情況、機械間隙、潤滑、阻塞等 )。 ? 檢查 PrO 菜單中的 LOC 和 tOL 參數設定值 |
| DLF | 電機熱故障 | ? 檢查機械 ( 磨損情況、機械間隙、潤滑、阻塞等 )。 ? 檢查與機械要求相關的起動器 - 電機選型。 ? 檢查 PrO 菜單中的 tHP 參數設定值 (53 頁 ) 和 SEt 菜單 中的 In 參數設定值。 ? 檢查電機的電氣隔離。 ? 等待電機冷卻下來后再重新起動。 |
| DHF | 起動器熱故障 | ? 檢查機械 ( 磨損情況、機械間隙、潤滑、阻塞等 )。 ? 檢查與電機和機械要求相關的起動器選型。 ? 檢查風扇 ( 如果所用的 ATS48 有的話 ) 的運行情況,保證空氣通路不會受到任何阻斷,且散熱器清潔。確保遵守安裝建議。 ? 等待 ATS48 冷卻下來后再重新起動。 |
| DtF | 由 PTC 傳感器檢測到的電機熱故障 | ? 檢查機械 ( 磨損情況、機械間隙、潤滑、阻塞等)。 ? 檢查與機械要求相關的起動器 - 電機選型。 ? 檢查 Pro 菜單中的 PtC 參數設定值 ? 等待電機冷卻下來后再重新起動。 |
| ULF | 電機欠載 | ? 檢查液壓回路。 ? 檢查 Pro 菜單中的 LUL 和 tUL 參數設定值 |
| LrF | 穩定狀態下轉子鎖定 此故障僅在有起動器旁路接觸器的穩定狀態下有效。如果某一相電流大于或等于5In 并超過 0.2s 就將檢測到這一故障。 | ? 檢查機械 ( 磨損情況、機械間隙、潤滑、阻塞等)。 |
一、不起動,不顯示任何故障代碼
二、軟起動器不起動,顯示故障代碼
| 故障代碼 | 名稱 | 補救措施 |
| bPF | 檢測到旁路接觸器故障 | 關閉軟啟動器 |
| CFF | 通電時配置無效 | 在軟起動器 UtIL 菜單中返回出廠設置;重新配置軟起動器 |
| EtF | 檢測到外部故障 | 清除所檢測到的故障的原因 |
| GrdF | 檢測到對地漏電流故障 | 檢查電機的電絕緣;檢查安裝;檢查 PrO 菜單中 Grdd、Grdt 參數的值 |
| InF | 檢測到內部故障 | 斷開并重新連接控制電源。如果故障仍存在, 需要送到上海津信進行故障檢測 |
| OCF | 電機過電流故障 | 檢查 PrO 菜單中 OId 和 OIt 參數的值 |
| OHF | 檢測到過熱故障 / 低溫檢測故障 | 檢查軟起動器相對電機和機械要求的選型;檢查風扇(如有)運行狀況,確保風通道無阻礙、散熱器潔凈,遵守安裝建議;等待冷卻后重新啟動 |
| OLF | 電機過載故障 | 檢查機械方面(磨損、間隙、潤滑、阻塞等);檢查軟起動器電機選型是否符合機械要求;檢查 SEt 菜單中的 tHP 參數和 conF 菜單中的 In 參數的值;等待電機冷卻后重起動,保持啟動器通電 |
| OSF | 過壓故障 | 檢查 conF 菜單中的 ULn 參數;檢查電源電路和電壓;檢查 PrO 菜單中的 OSd 和 OSt 參數 |
| DtF | 電機過熱故障(由 PTC 傳感器檢測到) | 檢查機械方面(磨損、間隙、潤滑、阻塞等);檢查軟起動器電機相對機械要求的選型;檢查 PrO 菜單中 PtC 設置的值;等待電機冷卻后重起動 |
| PHbd | 相間不平衡故障 | 檢查線電壓;檢查PrO 菜單中 Ubd、Ubt 參數的值 |
| PHF | 電源缺相 | 檢查線電壓、軟起動器連接及線路與軟起動器之間的隔離設備(接觸器、熔斷器、斷路器等);檢查電機狀態;檢查電機連接及軟起動器與電機之間的隔離設備(接觸器、斷路器等) |
| PHL | 電源頻率超過容許范圍(可在 PrO 菜單中配置) | 檢查電源頻率;檢查 PHL 的配置 |
| PIF | 相序顛倒(電源相序不符合 PrO 菜單中 PHr 的選擇) | 顛倒兩個電源相或設置 PHr = OFF |
| trAP | 控制器故障 | 斷開并重新連接控制電源。如果故障仍存在,需要硬件故障檢測 |
| SCF | 短路故障(軟起動器輸出端短路) | 關閉軟起動器;檢查連接電纜和電機絕緣;若連接和絕緣正常, 需要送到上海津信進行故障檢測 |
| SLF | Modbus 通訊超時 | 檢測到串口故障,檢查 RS485 連接 |
| SnbF | 起動次數過多 | 在 SLG 時間內軟起動次數超過 Snb 允許的最大值 |
| SSCr | 晶閘管短路或連接錯誤 | 關閉軟起動器;檢查連接電纜和電機絕緣;若連接和絕緣正常, 需要送到上海津信進行故障檢測 |
| StF | 檢測到起動時間故障(起動時間過長) | 檢查機械方面(磨損、間隙、潤滑、阻塞等);檢查 tLS(最長起動時間)是否大于 ACC(加速斜坡時間);檢查軟起動器電機選型是否符合機械要求;檢查 ILt 值(若過低,電機無法達到加速和全速) |
| tbS | 起動次數過多故障 | 構架規格 A 等待 5 min;構架規格 B、C、D 和 E 等待 15 min(在 SnbF 故障消息后,嘗試復位軟起動器且定時器結束前出現) |
| UCF | 電機欠載故障(欠電流) | 檢查PrO 菜單中 UId 和 UIt 參數的值 |
| USF | 欠電壓或無電壓故障 | 檢查 PrO 菜單中的 UIn、USd 和 U |